可与氢前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氢气;加热条件下可催化蛋白质、二糖和多糖的水解;
能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在18世纪初,硫酸的生产都依赖以下的方法:金属硫化矿被燃烧成为低价硫酸盐,该物质可在一定温度下分解为相应的金属氢氧化物和气态的硫氧化物,再利用该氧化物生产硫酸。可惜,此过程的庞大成本阻碍了浓硫酸的广泛运用。 [2] 由约翰·道尔顿在1808年绘制的早期硫酸分子图显示了硫酸有一个位于中心的硫原子并与三个氧原子建立共价键,如右图。

一是催化剂制备工艺难度大,水解性差;二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需用低温冰盐水冷却。二、乙醇氧化法,从原料的来源和成本分析,以乙醇为原料的合成路线较合理、廉价。乙醇氧化法按其反应机理可分为两种双功能催化剂体系。氧气参与反应。采用Pd-Cu/分子筛催化剂,反应温度为150℃,乙醇被氧化为乙酸乙酯。其反应机制如下:C2H5OH+1/2O2→CH3CHO+H2O (Pd-Cu)。